10月29日,学院副院长安学武带领教务处、电子信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负责人及相关专业教师赴西安高铁基础设施段调研高铁综合维修人才培养工作。高铁基础设施段段长王光明、副段长郭建荣、电务中心、供电中心、工务中心、劳人科及职教科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了调研活动。

基础设施段段长王光明对学院开展调研表示欢迎,对我院毕业生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介绍了基础设施段基本情况、人才需求情况和现有工种转岗高铁综合维修工培训情况,并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建议。
与会人员就高铁综合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核心课程设置、实训技能培养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讨论。
安学武希望,今后能够持续推进我院工务、电务和供电三个专业与基础设施段的深度交流合作。一是安排教师参加职工岗位技能培训,二是邀请企业专家到我院授课,三是欢迎基础设施段将职工的岗位培训安排在我院进行;同时,希望各个专业与基础设施段相关部门成立联络机构,利用基础设施段在全国试点的良好时机共同开展课题研究,积累经验、形成成果。

开展此次调研,目的就是根据高铁养护维修的现场需求变化,调整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为申报高铁综合维修技术专业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通过此次调研,加深了我院工务、电务、供电专业与高铁基础设施段的沟通交流,为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及新专业的申报收集了大量意见和建议,对学院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3月,中国铁路总公司出台了铁总工电[2019]45号文件——《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深化高速铁路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改革的指导意见》,详细说明了“工电供融合”改革的目标、架构、配套措施和实施方案。全国各大铁路局集团公司积极响应,先后成立了工电段(高铁维护段),打破了原来工务、电务、供电分开的管理模式,将工、电、供融合在一起,构建“一体化管理、集中化组织、专业化维修”的高铁基础设施运用维修管理体系,使高铁检养修生产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019年7月,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在铁办[2019[19]号文件——《国铁集团关于进一步深化高速铁路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站段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将“工电段(高铁维护段)”更名为“高铁基础设施段”,进一步明确了基础设施段的机构组成、人员配备及岗位技能。当前,教育部已经将高铁综合维修作为高职今年新增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