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守初心,以史为鉴启新程 ——马院开展主题教育 组织师生集中观看《南京照相馆》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9-11 作者:潘钧蔚

为深入贯彻学院党委宣传部关于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教育的部署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25年9月10日下午5时,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及新时代学习社学生代表,赴陆港奥斯卡国际影城集体观看重大历史题材影片《南京照相馆》。此次活动旨在,引导师生铭记民族苦难史,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强化立德树人使命担当,共同回望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汲取奋进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邢卫红、办公室主任赵建英及师生代表共计五十余人参加活动。

影片《南京照相馆》以1937年南京大屠杀为背景,通过一家照相馆的命运变迁,真实再现了那段惨绝人寰的历史。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破南京城的宁静,照相馆主人金师傅一家在乱世中挣扎求生,用镜头记录下日军暴行,也见证了普通人在绝境中的抗争与尊严。镜头里,金师傅冒着生命危险将胶卷藏入照相馆暗室,只为留存真相;镜头外,师生们屏息凝视,泪水无声滑落。当银幕上出现“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的字幕时,影厅内一片寂静,只有隐约的抽泣声与银幕上的枪炮声交织,仿佛将所有人拉回了那个血与火的年代。

“历史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无数个金师傅这样具体而微的生命。”观影结束后,毛特概论与形策教研室主任张倩表示她曾多次在课堂上讲述南京大屠杀的史实,但此次观影仍让她深受震撼:“过去我们讲‘30万’这个数字,学生可能难有直观感受。而影片中金师傅女儿被日军掳走时,母亲追着卡车奔跑直至摔倒的镜头,让‘数字’变成了‘母亲失去女儿’的切肤之痛。这种艺术的感染力,正是思政课需要补充的‘情感维度’。”她计划将影片片段融入下学期“抗日战争”专题教学,通过“历史影像+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的模式,引导学生从“知情意行”四个层面理解抗战精神。

学生代表、动车组驾驶2401班董星驰同学发言,道出了许多同龄人的心声:“当银幕上出现金师傅偷偷冲洗出的日军屠杀照片时,我旁边一位陌生观众突然哭出声来。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抗战历史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人类’的。”他提到,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讲好中国抗战故事,更要学会在国际视野下阐释中国抗战的世界意义。”“最打动我的,是照相馆橱窗里那张残缺的‘全家福’。”董星驰同学表示影片中金师傅一家四口的合影被炮弹震碎,只剩他和妻子半边笑脸,“这让我想到‘家国’二字的重量——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国家的强大,哪有普通人的幸福?

活动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作总结讲话。他指出,此次观影既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全体师生要从三个方面深化观影收获:一是以史为鉴,深刻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将爱国情转化为强国志、报国行;二是创新载体,探索“影视+思政”教学模式,用青年语言讲好抗战故事,破解“历史虚无主义”的叙事陷阱;三是知行合一,结合学科特色开展“抗战记忆传承”社会实践,让“纪念”不止于仪式,而成为终身践行的使命。

背景墙上“1945-2025”的金色字标,恰如历史与现实的对话通道。当镜头定格,新时代思政教育者的誓言在夜色中回响:以历史之镜正青年衣冠,借真理之光铸复兴基石,让抗战精神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征程中永放光芒。

上一条:图书馆开展2025级新生入馆教育

下一条:德技并修成就梦想,踔厉奋斗点亮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