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部署,激发高校青年科技创新热情,9月23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了青年学生与教师代表前往陕西科技大学中国轻工业博物馆,开展了一场以“青春探科学 智创向未来”为主题的参观学习活动。


中国轻工业博物馆是集中展示我国轻工业发展历程、辉煌成就与未来趋势的重要窗口。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师生们依次参观了“古代轻工业的智慧”、“近代轻工业的起步”、“现代轻工业的飞跃”以及“未来轻工业的展望”等主题展厅。一件件凝聚着匠心与智慧的展品,从古代的陶瓷、丝绸、造纸,到近代的钟表、自行车、缝纫机,再到现代的智能家居、精密仪器、绿色环保材料,生动勾勒出中国轻工业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制造迈向“智造”的波澜壮阔的画卷。


参观过程中,师生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在“科技创新驱动”展区,大家长时间驻足,仔细观摩通过新材料、新工艺、智能制造技术升级的轻工产品,深入了解科技如何赋能传统产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教师们结合自身的科研方向,现场为同学们剖析其中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关键,将展厅变成了生动的“第二课堂”。同学们则踊跃提问,与讲解员和老师就轻工领域的核心技术、可持续发展路径以及未来产业变革趋势进行了深入交流。


参观结束后,动车组驾驶2402班任奕扬同学说,“我看到馆里那些带着时代印记的轻工品特别戳人,比如老式缝纫机、搪瓷杯,不仅是物件,更藏着几代人的生活记忆,让人瞬间读懂“轻工业让生活更美好”的真正含义。”许傲克同学说,“走进中国轻工业博物馆,像翻开一部鲜活的“生活进化史”,从老上海的雪花膏铁盒到如今的智能家电,既触摸到轻工业支撑民生的温度,也看见了中国制造的迭代力量。”
此次活动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全国科普月主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通过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方式,提升青年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情怀和创新精神。未来我们将继续拓展各类实践平台,丰富活动形式,为培养更多具备大国工匠潜质、愿意献身技术革新事业的青年人才,夯实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根基而不懈努力。